合同审得好,风险少一半!财务人必看的6个审合同关键点
|
admin
2025年9月8日 19:0
本文热度 140
|
咱们财务人都听过一句话:“合同审得好,风险少一半!”可别小看审合同这个环节,它真不是走个过场那么简单,而是企业风险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火墙。说实话,很多税务稽查风险和坏账损失,追根溯源都是当初合同条款没把好关。今天我就结合6个核心维度和一些实战案例,跟大家聊聊怎么避开合同里那些容易踩的坑!
财务要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就是:这合同到底是跟谁签?
• 查资质:让对方提供最新的营业执照(特别要关注注册资金和合同金额是否匹配,还有实缴情况)、一般纳税人证明(如果你需要13%的专票)、行业许可证(比如做医疗器械的需要《经营备案凭证》)。
• 验信用:一定要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看看有没有行政处罚、股权冻结;再去裁判文书网查查有没有历史诉讼(重点看买卖合同纠纷、票据纠纷这些)。
• 真实案例:有家公司采购原材料,对方用了关联的空壳公司来签约,结果款付完了,那边破产清算了。如果财务提前查一下对方股东的出资情况,可能就能避免这300万的损失。
我的建议:
• 特别注意“同一个法人控制好几家公司”的情况,最好选择成立3年以上、社保缴纳人数稳定的企业。
• 如果是跟境外公司合作,一定要他们提供经过公证认证的登记文件,最好还能有境内担保。
合同怎么管钱?这几个点得特别注意:
1.付款节奏:
• 避免全款预付!最好是分阶段付(比如先付30%预付款,再付40%进度款,最后30%验收后付),尾款或者质保金的比例可以根据项目风险来定,一般建议不低于合同总额的10%-20%,这样才有约束力。
• 特殊情況:像政府项目通常会有5%的质保金,但一定要写明什么时候退(比如验收合格满1年)。
2.支付方式:
• 绝对不要打到个人账户!必须明确约定付款到合同指定的对公账户,备注好“合同编号+款项性质”。
• 跨境支付要写清楚谁负责完税(比如“乙方承担代扣代缴增值税义务”)。
3.金额陷阱:
• 含税价必须要标明税率(比如“含税价113万,税率13%”),不然以后可能会有价税争议。
• 服务类合同要写明包不包含差旅费,免得后期被要求额外报销。
开发票这件事,有3条生死线:
1.类型匹配:
• 要专票的话,得确认对方有开专票的资格(一般纳税人或者能代开/自开专票的小规模纳税人),还要注意税率或征收率(可能是3%或1%),这直接关系到你能抵扣多少。
• 如果是免税项目(比如农产品),必须让对方提供《免税证明》。
2.品目一致:
• 合同里写的是“设备维修费”,发票开成“技术服务费”?这种企业所得税前是不能扣除的!
• 解决办法:在合同里加上一句“发票开具必须与标的物完全一致”。
3.时效管控:
• 最好加上“乙方逾期开票,每延迟1天按发票金额0.05%支付违约金”这样的条款。
真实案例:有家企业因为对方开了“咨询费”发票(实际上是广告费),被税务稽查调增了80万的应纳税所得额。
财务必须盯紧这些条款:
• 交付标准:不能写“按行业惯例”!必须写明具体技术参数(比如“设备噪音≤60分贝,而且要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”)。
• 验收流程:约定“甲方收到乙方书面验收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,逾期就算合格”。
• 违约责任:
双方要对等:“甲方迟延付款按LPR的1.5倍计息,乙方迟延交付按日0.1%交罚金”;
违约金要合理,一般以可能造成的损失为基准。如果约定太高(比如明显超过合同总额30%),对方提出异议的话,法院可能会调低。
1.保证金陷阱:
• 常见问题:合同只写“保证金无息退还”,但没写什么时候退→对方可能拖个三年五年,变相占用你的资金。
• 改进方法:加上“合同终止后15个工作日内退还,逾期按LPR计息”。
2.知识产权归属:
• 委托开发合同一定要写明“甲方享有全部著作权、专利权”,不然乙方可能把你的代码二次销售。
3.自动续约条款:
• 小心“本合同期满自动续签1年”这种条款,建议改成“需双方书面确认方可续约”。
1.四流合一:要保证合同、发票、物流(或服务流程)、资金这四项能对应上同一主体和同一笔业务,这是证明业务真实性、避免虚开发票风险的核心。
2.动态台账:用Excel做个合同管理表(如下),设置付款前的自动提醒。
| 合同编号 | 签约日期 | 付款条件 | 发票状态 | 履约进度 |
3.跨部门联动:技术验收找研发部门,争议条款找法务,财务不要当最后签字的那个人!
审合同不是财务的额外负担,而是真正创造价值的起点。一份严谨的合同,能帮你省去未来无数的扯皮、稽查和坏账风险。记住:在风险防控上省下的每一分钱,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净利润!
阅读原文:原文链接
该文章在 2025/9/9 16:32:57 编辑过